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下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配套文件的通知

时间:2024-07-22 14:16:16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100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下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配套文件的通知

卫生部


关于下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配套文件的通知
1995年8月7日,卫生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卫生厅(局):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根据本法制定了《母婴保健监督员管理办法》等四个配套文件,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附件:1、母婴保健监督员管理办法
2、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管理办法
3、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许可及人员资格管理办法
4、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基本标准

母婴保健监督员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母婴保健工作的监督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以下简称《母婴保健法》),实行母婴保健监督员制度,为加强对母婴保健监督员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规定的母婴保健监督员是指在《母婴保健法》规定监督范围内进行执法监督的人员。
第三条 国家对母婴保健监督员实行资格考试,在职培训,工作考核和任免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母婴保健监督员进行统一管理。
第四条 母婴保健监督员由聘任机关发给全国统一的证件。

第二章 资格
第五条 卫生行政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经母婴保健监督员资格考试合格,方可受聘为母婴保健监督员。
第六条 具备下列条件者方可参加母婴保健监督员资格考试:
(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监督管理实践经验:
1.从事妇幼卫生行政管理工作,具有科员以上职务的国家公务员;
2.从事妇幼卫生工作三年以上,已取得医(技)师以上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取得经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母婴保健法》知识培训合格证。
第七条 卫生行政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经母婴保健监督员资格考试合格后,由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聘任方可成为母婴保健监督员,并报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三章 任免
第八条 母婴保健监督员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妇幼保健机构中聘任。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母婴保健监督管理范围大小,确定母婴保健监督员聘任人数。一般县级为5--7人,省和市(地)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增加人数。
第九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为完成特定的母婴保健监督任务可从全国聘任国家特派的母婴保健监督员。
第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对所聘母婴保健监督员的业务水平,法律知识和执法情况进行考核。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依法直接撤免或建议原聘任机关撤免:
(一)不符合本办法规定聘任的人员;
(二)经资格考试,工作考核不合格的人员;
(三)不接受指定的业务培训或培训考试不合格的人员;
(四)在母婴保健监督管理工作中,有违纪违法行为并受过行政处分或刑事处分的人员。
第十一条 母婴保健监督员资格考试,在职培训和工作考核规范由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并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离休、退休或调离妇幼卫生工作岗位的母婴保健监督员,由原聘任机关办理解聘手续。
被撤免和解聘的监督员由原聘任机关收回其监督员证件,并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章 职责
第十三条 母婴保健监督员在法定范围内,根据卫生行政部门或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交付的任务,行使下列监督职权:
(一)监督检查《母婴保健法》和《实施办法》的执行情况;
(二)对违反《母婴保健法》和《实施办法》的单位和个人提出处罚意见;
(三)提出改进母婴保健工作的建议;
(四)完成卫生行政部门交给的其他监督检查任务。
(五)参与有关案件的处理。
第十四条 母婴保健监督员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各项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和工作程序等。
第十五条 母婴保健监督员必须做到:
(一)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作风正派,实事求是;
(二)忠于职守,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风纪严谨,证件齐全,文明执法,恪守职业道德;
(四)遵守监督执法程序、标准、规范和制度;
(五)取证及时、完善,方法科学,手段合法;
(六)执法文书书写规范,手续完备;
(七)履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保密义务;
(八)遇有与被监督者有直接利害关系或其他有碍公正执法情况时,应当回避。
第十六条 母婴保健监督员的职权和人身安全依法受到保护,任何人不得干涉、阻挠和侵犯。

第五章 奖惩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在母婴保健监督执法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监督员进行表彰或奖励。
第十八条 对违法违纪的母婴保健监督员,视情节轻重由有关机关追究其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各地颁布的有关母婴保健监督员管理的规章与本办法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母亲和婴儿的健康权益,保护和监督医疗保健机构依法开展母婴保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是指接受母婴保健服务的公民或提供母婴保健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对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和产前诊断结果或医学技术鉴定结论持有异议所进行的医学技术鉴定。
第三条 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公正鉴定,保守秘密的原则。

第二章 鉴定组织
第四条 省、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分别设立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组织,统称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办事机构设在同级妇幼保健院内,负责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五条 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卫生行政部门提名,同级人民政府聘任,其名单应当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六条 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应由妇产科、儿科、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生殖保健、医学遗传、神经病学、精神病学、传染病学等医学专家组成。
第七条 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成员应符合下列任职条件:
(一)县级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市级应具有副主任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省级应具有主任或教授技术职务。
(二)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和良好的医德医风。
第八条 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成员任期四年。可以连任。
第九条 因医学技术鉴定需要,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可以临时聘请有关专家参加鉴定工作,所聘人员有发表医学诊断意见的权力,但无表决权。
第十条 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异议的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结果和有异议的下一级医学技术鉴定结论的医学技术鉴定工作。
第十一条 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有以下权利和义务:
(一)要求有关医疗保健机构提供有关资料(包括病案、各项检查、检验报告、所采用的技术方法等)的原始记录;
(二)要求当事人补充材料或者对有关事实情节进行复查;
(三)应当认真收集和审查有关资料,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做好调查分析工作;
(四)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科学为准则,自主发表医学技术鉴定意见,不受任何部门和个人的干预;
(五)应当慎重作出医学技术鉴定结论。

第三章 鉴定程序
第十二条 公民对许可的医疗保健机构出具的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结果持有异议的,可在接到诊断结果证明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办事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同时填写《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申请表》(见附表),提供与鉴定有关的材料。
第十三条 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应当在接到《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申请表》之日起30日内作出医学技术鉴定结论,如有特殊情况,最长不得超过90日。如鉴定有困难,可向上一级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提出鉴定申请,上级鉴定委员会在接到鉴定申请后30日内做出鉴定结论。省级为终级鉴定。如省级技术鉴定有困难,可转至有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检查确诊,出具检测报告,由省级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作出鉴定结论。
第十四条 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医学技术鉴定时必须有五名以上相关专业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成员参加。参加鉴定人员中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五条 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成员在发表鉴定意见前,可以要求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到会陈述理由和事实经过,当事人应当如实回答提出的询问。
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到会的,鉴定仍可照常进行。
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成员发表医学技术鉴定意见时,当事人应当回避。
第十六条 在医学技术鉴定过程中,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认为需要重新进行临床检查、检验的,应当在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
第十七条 参加鉴定的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成员应当在鉴定书上签名,对鉴定结论有不同意见时,应当如实记录。
与鉴定有关的材料和鉴定结论原件必须立卷存档,严禁涂改、伪造。
第十八条 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办事机构在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作出鉴定结论后,应当出具《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证明》,并及时送达当事人各一份。
第十九条 《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证明》(见附表)必须加盖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专用章后方可生效。
第二十条 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可在接到《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证明》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
省级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的医学技术鉴定结论,为最终鉴定结论。
第二十一条 鉴定按规定收取鉴定费。鉴定费由申请医学技术鉴定的当事人预付,根据鉴定结论,由责任人支付。
鉴定费的收费标准,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当地物价部门制定。
第二十二条 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成员在进行医学技术鉴定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可依照规定取消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成员资格,并由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申请表》、《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证明》按卫生部规定的式样,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印制。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申请表
----------------------------------------------------------------------
|姓名: 性别: 年龄: 民族: 职业:
申请人 |------------------------------------------------------------
|住址/通讯地址:
----------------------------------------------------------------------
申请单位|名称: 法人代表/负责人
|------------------------------------------------------------
|地址:
----------------------------------------------------------------------
申请人(单位)与受检对象关系:
----------------------------------------------------------------------
|姓名: 性别: 年龄: 民族: 职业:
受检对象|------------------------------------------------------------
|病案号:
|------------------------------------------------------------
|住址/通讯地址:
----------------------------------------------------------------------
原医疗保健单位/原鉴定单位:
----------------------------------------------------------------------
原诊断结果/原鉴定结论:
----------------------------------------------------------------------
申请鉴定理由:
----------------------------------------------------------------------
申请人或
申请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省 市 县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
鉴 定 书
第 号
年 月 日
省 市 县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书
第 页
------------------------------------------------------------
被鉴定人姓名: 年龄: 性别: 职业:
工作单位: 家庭住址:
原医疗保健单位: 就诊时间:
原诊断结果:
原医学指导意见:
------------------------------------------------------------
一、病例摘要:
------------------------------------------------------------
省 市 县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书 第 页
--------------------------------------------------------------
二、分析意见
--------------------------------------------------------------
省 市 县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书 第 页
--------------------------------------------------------------
三、结论意见:
鉴定成员(签字):
省 市 县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
年 月 日
--------------------------------------------------------------
(注:此鉴定书留医学鉴定委员会存档)
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证明
------------------------------------------------------------------
被鉴定人姓名: 性别: 年龄: 民族: 职业:
工作单位: 家庭住址:
------------------------------------------------------------------
病例摘要:
------------------------------------------------------------------
医学鉴定意见:
省 市 县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
年 月 日
------------------------------------------------------------------
(注:此证明交被鉴定当事人各一份)

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许可及人员资格管理办法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第三十二条和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规定的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施行结扎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必须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条件,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
第三条 施行结扎手术、终止妊娠手术的审批,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婚前医学检查的审批,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以及涉外婚前医学检查的审批,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第四条 申请开展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以及施行结扎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当地医疗保健机构设置规划;
(二)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三)符合《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基本标准》;
(四)符合审批机关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五条 申请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以及施行结扎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许可的医疗保健机构,必须向审批机关,提交《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申请登记书》并交验下列材料:
(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其副本;
(二)有关医师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三)审批机关规定的其他材料。
申请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应向审批机构交纳审批费。收费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当地物价管理部门规定。
第六条 审批机关受理申请后,应当在60日内,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条件及《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基本标准》进行审查和核实。经审核合格的,发给《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审核不合格的,将审核结果和理由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第七条 《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的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满继续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第八条 申请变更《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的许可项目的,应当依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重新报批。
第九条 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把《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悬挂在明显处所。
第十条 凡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规定的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施行结扎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以及家庭接生技术服务的人员,必须符合《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基本标准》的有关规定,经考核合格,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家庭接生员技术合格证书》。
第十一条 从事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技术服务人员的资格考核,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从事婚前医学检查技术服务人员的资格考核,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结扎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以及从事家庭接生技术服务人员的资格考核,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母婴保健技术人员资格考核内容由卫生部规定。
第十二条 母婴保健技术人员资格考核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第十三条 经考核合格,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的卫生技术人员,不得私自或者在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的机构中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
第十四条 《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和《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家庭接生员技术合格证书》应当妥善保管,不得出借或者涂改,禁止伪造、变造、盗用以及买卖。
第十五条 《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和《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家庭接生员技术合格证书》遗失后,应当及时报告原发证机关,并申请办理补发证书的手续。
第十六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经开展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以及施行结扎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在本办法施行后的6个月内,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补办审批手续。
第十七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经开展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以及施行结扎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的医师,经考核认定,发给《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已从事家庭接生的人员,经考核认定,发给《家庭接生员技术合格证书》。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第十八条 《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和《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和《家庭接生员技术合格证书》由卫生部统一印制。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基本标准
一、婚前医学检查
(一)婚前医学检查单位房屋、设备和人员配备基本标准
1、婚检门诊房屋要求:
<1>分设男、女专用婚前医学检查室,并具备婚前卫生咨询服务的条件;
<2>设婚前健康宣教室,室内有性生理、性卫生、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知识挂图、模型、音像等宣教设备。
2、婚检设备:
<1>女婚检门诊:妇科检查台、检查床、妇科检查器械、听诊器、血压计、体重计等;
<2>男婚检门诊:检查床、听诊器、血压计、体重计等;
<3>具有开展血、尿常规、阴道分泌物涂片、乙肝两对半、肝功能、梅毒、淋菌涂片或培养等化验设备和X光机等辅助设备。
3、人员配备:
有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的男、女专职检查医师和高年资的主验医师。
(二)婚前医学检查人员基本标准
1、工作负责,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应当做到严肃、认真、亲切、守密;
2、婚检医师应具有国家认可的中专及以上医学专业学历证明,并具有三年以上妇产科或泌尿外科临床经验,已取得医师及以上技术职称者;
3、主检医师应具有大专以上医学专业学历,并已取得主治医师及以上技术职称;
4、婚前医学检查医生必须经过由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母婴保健知识和婚前医学检查专业岗前培训,并经考核取得合格证书。
二、终止妊娠手术、结扎手术
(一)从事终止妊娠手术、结扎手术单位房屋、设备和人员配备基本标准
1、终止妊娠手术室房屋要求:
<1>手术室应设在门诊或病房一端;
<2>手术室的面积与其任务相适应;
<3>室内墙面装有1.5--2米高的瓷砖或用油漆粉刷;有水池;有水磨石或水泥地面,并有倾斜度和下水道。
<4>门窗严密,光线充足,装有纱窗、纱门,应有采暖、降温设备。
<5>除手术间外,设缓冲间(更衣、换鞋),并有涮手、敷料准备,污物处理等地方。
<6>设观察室和观察床。
2、终止妊娠手术室设备:
<1>设手术床、器械台、器械敷料柜,负压吸引器,冲洗设备,照明灯等。
<2>紫外线灯,常用消毒药品或制剂。
<3>必备的抢救设施及备用物品(血压计、体温计、听诊器、注射器、输液器、氧气袋(瓶)、抢救药品)。
<4>手术包。
3、结扎手术在综合手术室进行,综合手术室的设施按卫生部颁发标准执行。
4、其他必备设施:
<1>转送疑难、急重症病人的应急条件(交通工具、电话等)。
<2>供血、配血、输血设备。
<3>供氧、抢救监护条件。
<4>有效消毒设施(高压灭菌锅等)。
<5>有关检验等辅助设施。
5、人员配备:
有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的医师。
(二)终止妊娠手术、结扎手术人员标准
1、工作认真负责,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2、从事终止妊娠手术、结扎手术的医师,应接受有关专业的技术培训,经卫生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3、具有国家认可的中专及以上医学专业学历证明,已获得医师及以上技术职称,并具有三年以上妇产科或外科临床经验。
三、家庭接生人员考核标准
(一)热爱本职工作,认真负责,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
(二)必须经过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或医疗保健机构组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已独立接生5次以上;
(三)具有高压灭菌产包、脐带包,必备的用品和抢救药品等;
(四)能承担孕产妇系统管理,填写保健管理卡,并能识别高危妊娠及时转诊;
(五)认真执行卫生部下发的“农村接产常规”,并填写出生医学记录;
(六)执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和出生缺陷的报告制度,按程序及时上报。说明:遗传病诊断和产前诊断技术服务的标准后发。

附表:
附表1 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申请表
被申请机关:
--------------------------------------------------
|申请单位: |
|地 址: |
|----------------------------------------------|
|机 构 类 别: |
|----------------------------------------------|
|所有制形式: |
|----------------------------------------------|
| |婚前医学检查 |
|申|------------------------------------------|
|请|结扎手术、终止妊娠手术 |
|技|------------------------------------------|
|术|产前诊断 |
|服|------------------------------------------|
|务|遗传病诊断 |
|项|------------------------------------------|
|目|其他 |
|----------------------------------------------|
|提交文件目录: |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影印件及副本; |
|(2)有关医师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3) |
|(4) |
|(5) |
--------------------------------------------------
申请单位: (章)
年 月 日
附表2 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申请登记书
申请单位 (章)
法定代表人 (章)
登记号
□□□□□□□□□□□□□□□□□□
机构性质
申请日期 年 月 日
批准文号 字 ( ) 第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
附表2—1 填表说明
1.此表为医疗保健机构向登记机关申请《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时专用。
2.医疗机构代码 按照卫统发(1991)第6号文件《卫生单位名称代码及数据库管理办法(暂行)》和补充规定的有关规定填写。
3.附表2—2 隶属关系 在后面的括号中填写应选项目的号码,只能填一个。
4.附表2—2 所有制形式 在后面的括号中填写应选项目的号码,只能填一个。
5.附表2—2 服务对象 填写要求同4。
6.附表2—2 法定代表人 医疗保健机构拥有法人地位者,填写其法定代表人姓名;医疗保健机构若无法人地位,则填写具有法人地位的主管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姓名。
7.附表2—3 在科室设置情况表的□内用划“√”方式填报。
8.附表2—3 医疗保健机构凡在某一级科目下设置二级学科(专业组)的,应填报到所列二级科目;未划分二级学科(专业组)的,只填报到一级服务科目;未开展的服务科目不必填报。
9.附表2—4 在每项空格中填写相应项目的人数。
10.附表2—4 人员情况除检验、护理、医技科室外,只填写取得《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的医疗保健技术人员。
11.附表2—5 设备 医疗保健机构按照《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基本标准》规定的医疗设备标准,逐项填写。
附表2—2 医疗保健机构简况
------------------------------------------------------------------------------------------
机构名称 |机构评审批准等级: 级 等
------------------------------------------------------------------------------------------
登记号(医疗机构代码) □□□□□□□□□□□□□□□□□□
------------------------------------------------------------------------------------------
所有制形式 (1)全民 (2)集体 (3)私人 (4)中外合资合作 (5)其他 ( )
------------------------------------------------------------------------------------------
隶属 (1)中央属 (2)省、自治区、直辖市属 (3)直辖市区、省辖市、地区(盟)属
关系 (4)省辖市区、地辖市属 (5)县(旗)属 (6)街道办事处属 (7)乡(镇)属
(8)村属 (9)其他 ( )
------------------------------------------------------------------------------------------
主管单位名称
------------------------------------------------------------------------------------------
服务对象 (1)社会 (2)内部 (3)境外人员 (4)社会+境外人员 ( )
------------------------------------------------------------------------------------------
机构地址
------------------------------------------------------------------------------------------
电话 |传真 |邮政编码 □□□□□□
------------------------------------------------------------------------------------------
|姓名 性别 □男□女 | |姓名 性别 □男□女
法 |------------------------------------|主|----------------------------------------
定 |出生年月 专业 |要|出生年月 专业
代 |------------------------------------|负|----------------------------------------
表 |职务 职称 |责|职务 职称
人 |------------------------------------|人|----------------------------------------
|最高学历 | |最高学历
------------------------------------------------------------------------------------------
服务方式 □社区母婴保健□门诊 □住院 □家庭病床 □巡诊 □其他
------------------------------------------------------------------------------------------
床位数
------------------------------------------------------------------------------------------
备注
------------------------------------------------------------------------------------------
附表2—3 医疗保健机构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科室设置情况表 请在□中划“√”
----------------------------------------------------------------------------------------
代码 诊疗科目 备注 代码 诊疗科目 备注
----------------------------------------------------------------------------------------
□01. 妇女保健科 □06. 内科
□01.01 青春期保健
□01.02 围产期保健 □07. 外科
□01.03 更年期保健
□01.04 妇女心理行为 □08. 眼科
□01.05 妇女营养
□01.06 女职工职业保健 □09. 耳鼻咽喉科
□01.07 其他
□10. 口腔科
□02. 儿童保健科
□02.01 集体儿童保健 □11. 皮肤科
□02.02 儿童生长发育
□02.03 儿童营养 □12. 精神科
□02.04 儿童心理行为
□02.05 儿童五官保健 □13. 传染科
□02.06 儿童康复
□02.07 其他 □14. 麻醉科(手术室)
□03. 婚检专科 □15. 医学检验科
□03.01 男性婚检 □15.01 常规检验
□03.02 女性婚检 □15.02 生化检验
□15.03 内分泌检验
□04. 妇产科 □15.04 临床免疫
□04.01 妇科 □15.05 遗传检验:细胞检验
□04.02 产科 分子检验
□04.03 计划生育 □15.06 其它
□04.04 内分泌
□04.05 生殖健康 □16. 病理科
□04.06 其他
□17. 医学影像科
□05. 儿科 □17.01 X线诊断专业
□05.01 新生儿急救 □17.02 超声诊断专业
□05.02 小儿传染病 □17.03 心电诊断专业
□05.03 小儿消化 □17.04 脑电及脑血流图诊断专业
□05.04 小儿呼吸 □17.05 神经肌肉电图专业
□05.05 小儿心脏病 □17.06 其它
□05.06 小儿肾病
□05.07 小儿血液病 □18. 中医科
□05.08 小儿神经病学
□05.09 小儿内分泌 □19. 其它
□05.10 小儿遗传病
□05.11 小儿免疫
□05.12 小儿营养不良性疾病防治
□05.13 其它
------------------------------------------------------------------------------------------
附表2—4 人员情况
--------------------------------------------------------------------------
职工总数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数 行政后勤人员数
--------------------------------------------------------------------------
妇 女|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治医师 | 医 师 |医士 |
保 健|----------|------------|----------|----------|--------|------
科 | | | | | |
------|----------|------------|----------|----------|--------|------
儿 童|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治医师 | 医 师 | 医士 |
保 健|----------|------------|----------|----------|--------|------
科 | | | | | |
------|----------|------------|----------|----------|--------|------
婚 检|主任医 师|副主任医 师|主治医 师|医 师 | 医士 |
|----------|------------|----------|----------|--------|------
专 科|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
------|----------|------------|----------|----------|--------|------
妇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治医师 | 医 师 | 医士 |助产士
产 |----------|------------|----------|----------|--------|------
科 | | | | | |
------|----------|------------|----------|----------|--------|------
儿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治医师 | 医 师 | 医士 |
|----------|------------|----------|----------|--------|------
科 | | | | | |
------|----------|------------|----------|----------|--------|------
遗 传|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治医师 | 医 师 | 医士 |
|----------|------------|----------|----------|--------|------
科 室| | | | | |
------|----------|------------|----------|----------|--------|------
泌 尿|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治医师 | 医 师 | 医士 |
|----------|------------|----------|----------|--------|------
专 科| | | | | |
------|----------|------------|----------|----------|--------|------
检 |主任检验师|副主任检验师|主管检验师|检 验 师|检验员 |
验 |----------|------------|----------|----------|--------|------
科 | | | | | |
------|----------|------------|----------|----------|--------|------
医 技|主任技师 |副主任技师 |主管技师 | 技 师 |技术员 |
|----------|------------|----------|----------|--------|------
科 室| | | | | |
------|----------|------------|----------|----------|--------|------
护 理|主任护师 |副主任护师 |主管护师 | 护 师 | 护士 |护理员
|----------|------------|----------|----------|--------|------
专 业| | | | | |
--------------------------------------------------------------------------
附表2—5 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仪器设备情况
----------------------------------------------------------------------------------------
婚前医学检查设备 |有(数)|产前诊断、遗传病诊断设备 |有(数)
--------------------------------|--------|----------------------------------|--------
|(1)妇科检查台、检查床 | |(1)B型超声诊断仪 |
|----------------------------|--------|----------------------------------|--------
|(2)男、女婚检常规器械 | |(2)普通双目、三筒研究显微镜 |
设|----------------------------|--------|----------------------------------|--------
|(3)听诊器、血压、体重计 | |(3)隔水式培养箱、恒温干燥箱 |
|----------------------------|--------|----------------------------------|--------
|(4)化验和X光机辅助设备 | |(4)普通电冰箱、普通离心机 |
备|----------------------------|--------|----------------------------------|--------
|(5)其它 | |(5)自动纯水蒸镏器、负压吸引器 |
|----------------------------|--------|----------------------------------|--------
|终止妊娠、结扎手术设备 |有(数)|(6)超净工作台 |
|----------------------------|--------|----------------------------------|--------
项|(1)手术床、器械台、柜 | |(7)大容量普通、台式离速离心机 |
|----------------------------|--------|----------------------------------|--------
|(2)负压吸引器、冲洗设备 | |(8)低温电冰箱、恒温水浴箱 |
|----------------------------|--------|----------------------------------|--------
目|(3)照明灯、紫外线消毒灯 | |(9)低压、高压电泳仪 |
|----------------------------|--------|----------------------------------|--------
|(4)常用消毒药品或制剂 | |(10)恒温水浴摇床、恒温震荡器 |
|----------------------------|--------|----------------------------------|--------
名|(5)必备抢救设施及物品 | |(11)普通天平、分析天平 |
|----------------------------|--------|----------------------------------|--------
|(6)手术包 | |(12)PCR热循环仪、液体混合器|
|----------------------------|--------|----------------------------------|--------
称|(7)供备、配血、输血设备 | |(13)磁力加热搅拌器、酚蒸镏器 |
|----------------------------|--------|----------------------------------|--------
|(8)供氧、抢救监护设备 | |(14)三用紫外分析仪 |
|----------------------------|--------|----------------------------------|--------
|(9)消毒设施(高压灭菌锅)| |(15)紫外分光、荧光分光光度计 |
|----------------------------|--------|----------------------------------|--------
|(10)有关检验等辅助设施 | |(16)酶标仪、同位素检测仪 |
|----------------------------|--------|----------------------------------|--------
|(11)转送危、重病人设备 | |(17)其它 |
----------------------------------------------------------------------------------------
注:栏目不够请另附页
附表2—6 提交文件、证件和上级主管部门意见
------------------------------------------------
|
申请母婴|
保健技术|
服务执业|
许可登记|
提交的文|
件、证件|
名称 |
--------|--------------------------------------
|
上级主管|
|
部门签署|
|
意 见|
| 年 月 日 (章)
------------------------------------------------
附表2—7 审查、主管领导意见、局长核批
------------------------------------------------------------
|
审查 |

不分页显示   总共3页  1 [2] [3]

  下一页

四川省国有土地租赁办法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国有土地租赁办法

(2003年3月2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3年6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172号公布)



四川省人民政府令
 (第172号)


  《四川省国有土地租赁办法》已经2003年3月22日省人民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3年7月1日起施行。

                           省长 张中伟
                           2003年6月4日

  第一条 为了盘活国有土地资产,规范国有土地租赁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国有土地租赁,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国有土地在一定期限内出租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支付租赁金的行为。
  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国有土地租赁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授权所属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土地登记管辖级次具体负责国有土地租赁工作。
  上级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国有土地租赁工作的指导与监督。
  第五条 国有土地租赁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六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通过租赁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但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除外。
  通过租赁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不包括地下资源、埋藏物和市政公用设施。
  第七条 国有土地租赁可以采取协议方式。但商业、旅游、娱乐等经营性用地的租赁,必须采取招标、拍卖或者挂牌的方式。
  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租赁国有土地的,参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标、拍卖、挂牌的有关规定进行。
  第八条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规划、财政等部门提出国有土地租赁实施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租赁国有土地应当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签订国有土地租赁合同。国有土地租赁合同由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出租人)与土地使用者(以下简称承租人)依照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国有土地租赁实施方案签订。
  国有土地租赁合同正式签订后,按照规定每季度逐级报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 国有土地租赁合同应当包括租赁宗地的位置、面积、用途、租赁期限、租赁金标准、缴款时间、缴款方式、违约责任等主要内容。具体格式由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第十条 国有土地租赁期限不得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出让同类用途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最高期限,商业、旅游、娱乐等经营性用地的租赁期限应与建设投资规模相衔接。
  第十一条 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租赁国有土地的,租赁金按实际成交结果确定。以协议方式租赁国有土地的,租赁金由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物价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基准地价,结合用地性质、租赁期限、地块区位等因素确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十二条 出租人应当按照国有土地租赁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条件交付土地。
  承租人应当按照国有土地租赁合同约定的金额、期限和方式支付租赁金,并遵守国有土地租赁合同约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三条 承租人需要改变国有土地租赁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的,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经出租人同意,按照改变后的土地用途重新签订国有土地租赁合同。
  第十四条 在不改变国有土地租赁合同约定的权利与义务的前提下,承租人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后,经出租人同意,承租人可以转让租赁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后,原承租人的权利与义务转移给新承租人,并重新向出租人登记。
  承租人可以将租赁的国有土地及其地上建筑物、构筑物、附着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转租。
  承租人可以将租赁的国有土地连同地上建筑物、构筑物、附着物依法抵押。
  第十五条 国有土地租赁期限届满前,出租人不得擅自收回租赁的国有土地。因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或者根据城市规划的调整变化必须提前收回的,须经出租人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向社会公告。
  租赁的国有土地被提前收回的,实施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调整城市规划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承租人使用国有土地的期限和开发利用国有土地的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补偿。
  第十六条 国有土地租赁期限届满前,承租人与出租人协商一致,可以停止租赁国有土地,解除国有土地租赁合同。
  第十七条 承租人需要续租国有土地的,应当在国有土地租赁期限届满6个月前向出租人提出申请。除因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收回的外,出租人应当同意续租。经出租人同意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续租的,应当重新确定租赁金,签订国有土地租赁合同。其中,商业、旅游、娱乐等经营性用地应重新采取招标、拍卖或者挂牌的方式确定承租人和租赁金;确需续租的,应按同等地段当时土地市场价格重新确定租赁金。
  未按照规定申请续租或者续租申请未获批准的,出租人于国有土地租赁期限届满时无偿收回租赁的国有土地,地上建筑物、构筑物、附着物有使用价值的,可以按照残值予以适当补偿。
  第十八条 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改变或者部分改变用途,单位将土地或其地上建筑物、构筑物、附着物用于经营的,必须将该部分划拨土地依法改为出让或者租赁等有偿使用方式。未选择出让方式的,应当补签国有土地租赁合同;拒绝补签的,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租赁同类用途国有土地的租赁金标准收取租赁金。
  第十九条 承租人应当按照国有土地租赁合同约定的标准、金额、期限或者本办法第十八条的规定缴纳租赁金。租赁金直接缴入财政,纳入预算管理。具体收缴管理办法,由省财政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条 出租人未按照国有土地租赁合同的约定向承租人交付土地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承租人可以解除国有土地租赁合同。
  第二十一条 承租人未按照国有土地租赁合同的约定或者本办法第十八条的规定缴纳租赁金的,出租人应当责令限期缴纳,逾期1年仍不缴纳的,出租人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采取强制措施或者解除国有土地租赁合同,收回租赁的或者划拨的国有土地。
  第二十二条 承租人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同,由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出租人有权解除国有土地租赁合同,收回租赁的国有土地,并追究其违约责任。
  第二十三条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或者经上级机关备案认为违反规定责令纠正而拒不纠正的,依法追究主要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3年7月1日起施行。

关于经济特区和沿海十四个港口城市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和工商统一税的暂行规定(附英文)

国务院


关于经济特区和沿海十四个港口城市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和工商统一税的暂行规定(附英文)

1984年11月15日,国务院

为了有利于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和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沿海十四个港口城市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吸收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对外国和港澳等地区的公司、企业以及个人(以下统称客商),在上述特区和城市投资兴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客商独立经营企业,给予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和工商统一税的优惠。

一、经 济 特 区
(一)在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内开办的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客商独立经营企业(以下统称特区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其中:
1.从事工业、交通运输业、农业、林业、牧业等生产性行业,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经企业申请,特区税务机关批准,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所得税。
2.从事服务性行业,客商投资超过五百万美元,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经企业申请,特区税务机关批准,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免征所得税,第二年和第三年减半征收所得税。
(二)对特区企业征收的地方所得税,需要给予减征、免征优惠的,由特区人民政府决定。
(三)特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客商将从企业分得的利润汇出境外,免征所得税。
(四)客商在中国境内没有设立机构而有来源于特区的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所得,除依法免征所得税的以外,都减按10%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其中提供资金、设备的条件优惠,或者转让的技术先进,需要给予更多减征、免征优惠的,由特区人民政府决定。
(五)特区企业进口的货物,应当征收工商统一税的,在特区管理线建成以前,属于生产必需的机器设备、原材料、零配件、交通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料,免征工商统一税;属于国家限制进口的交通工具、耐用消费品,照章征收工商统一税;进口各种矿物油、烟、酒和其它各种生活用品,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减半征收工商统一税。在特区管理线建成以后,进口各种矿物油、烟、酒,仍然按照税法规定的工商统一税税率减半征收;其余的进口货物,都免征工商统一税。客商个人携带进口自用的烟、酒、行李物品、安家用品,在合理数量内免征工商统一税。
(六)特区企业生产的出口产品,除国家限制出口或者另有规定的少数产品以外,都免征工商统一税。
(七)特区企业生产的产品,在本特区内销售的,各种矿物油、烟、酒等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减半征收工商统一税;特区人民政府也可以自行确定对少数产品照征或者减征工商统一税;其他产品都不再征收工商统一税。
(八)特区企业将减征、免征工商统一税的进口货物或者在特区生产的产品运往内地,应当在进入内地时,依照税法规定补征工商统一税;客商个人从特区进入内地携带自用的行李物品,在合理数量内免征工商统一税。
(九)特区企业从事商业、交通运输业、服务性业务取得的收入,应当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征收工商统一税;从事银行、保险业取得的收入,按照3%的税率征收工商统一税。上述企业在开办初期需要给予定期减征、免征工商统一税照顾的,由特区人民政府决定。
(十)在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内开办的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客商独立经营企业,其企业所得税和工商统一税的减征、免征,比照特区的有关规定办理。

二、沿海十四个港口城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在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内开办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客商独立经营的生产性企业(以下统称开发区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其中,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经企业申请,市税务机关批准,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所得税。
(二)对开发区企业征收的地方所得税,需要给予减征、免征优惠的,由开发区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决定。
(三)开发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客商将从企业分得的利润汇出境外,免征所得税。
(四)客商在中国境内没有设立机构而有来源于开发区的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所得,除依法免征所得税的以外,都减按10%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其中提供资金、设备的条件优惠,或者转让的技术先进,需要给予更多减征、免征优惠的,由开发区所属的市人民政府决定。
(五)开发区企业进口自用的建筑材料、生产设备、原材料、零配件、元器件、交通工具、办公用品,免征工商统一税。开发区企业用进口的免税原材料、零配件、元器件加工的产品转为内销的,对其所用的进口料、件,照章补征工商统一税。
(六)开发区企业生产的出口产品,除国家限制出口的产品以外,免征工商统一税;内销产品,照章征税。
(七)在开发区企业中工作或者在开发区内居住的客商人员,携带进口自用的安家物品和交通工具,凭市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证明文件,在合理数量内免征工商统一税。

三、沿海十四个港口城市的老市区和汕头、珠海、厦门市市区
(一)在沿海十四个港口城市的老市区和汕头、珠海、厦门市市区(以下统称老市区)内开办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客商独立经营的生产性企业(以下统称老市区企业),凡属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的项目,或者客商投资额在三千万美元以上、回收投资时间长的项目,或者属于能源、交通,港口建设的项目,经财政部批准,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于不具备前款减征条件,但是属于下列行业的老市区企业,经财政部批准,可以按照税法规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打八折计算征税:
1.机械制造、电子工业;
2.冶金、化学、建材工业;
3.轻工、纺织、包装工业;
4.医疗器械、制药工业;
5.农业、林业、牧业、养殖业以及这些行业的加工工业;
6.建筑业。
对老市区企业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应当按照上述优惠税率,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期限和范围执行。
(二)对老市区企业征收的地方所得税,需要给予减征、免征优惠的,由市人民政府决定。
(三)客商在中国境内没有设立机构而有来源于老市区的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所得,除依法免征所得税的以外,都减按10%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其中提供资金、设备的条件优惠,或者转让的技术先进,需要给予更多减征、免征优惠的,由市人民政府决定。
(四)老市区企业作为投资进口、追加投资进口的本企业生产用设备、营业用设备、建筑用材料,以及企业自用的交通工具和办公用品,免征工商统一税。
(五)老市区企业生产的出口产品,除国家限制出口的产品以外,免征工商统一税;内销产品,照章征税。
(六)老市区企业进口的原材料、零配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等,用于生产出口产品部分,免征工商统一税;用于生产内销产品部分,照章征税。
(七)在老市区企业中工作或者居住的客商人员,携带进口自用的安家物品和交通工具,凭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的证明文件,在合理数量内免征工商统一税。

四、施 行 日 期
本规定有关所得税的减征、免征,自一九八四年度起施行;有关工商统一税的减征、免征,自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一日起施行。(附英文)

Provisional Regulations for Special Economic Zones and 14 CoastalCities on Reduction and Exemption of Enterprises Income Tax and Con-solidated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Tax by The State Council of The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omulgated on 15 November, 1984)

Whole document
Provisional Regulations for Special Economic Zones and 14 Coastal
Cities on Reduction and Exemption of Enterprises Income Tax and
Consolidated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Tax by The State Counci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omulgated on 15 November, 1984)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expansion of foreign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technical exchange, the use of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he transfer or
licens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for the purpose of expediting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program, the following regulations are hereby formulated to
grant reduction and exemption of enterprise income tax and consolidated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tax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CIC tax) to
joint ventures, cooperative enterprises and wholly foreign-owned
enterprises operated by companies, enterprises or individual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overseas business people") from foreign countries, Hong
Kong or Macao in the four special economic zones of Shenzhen, Zhuhai,
Xiamen and Shantou, and the 14 coastal port cities of Dalian, Qinhuangdao,
Tianjin, Yantai, Qindao, Lianyungang, Nantong, Shanghai, Ninbo, Wenzhou,
Guangzhou, Zhanjiang and Beihai.

I. Special Economic Zones
1. A 15 percent preferential enterprise income tax shall be levied on
the income derived from production, business and other sources by any
joint venture, cooperative enterprise or wholly foreign-owned enterpris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special zone enterprise") operating in the
special economic zone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special zones").
(1) For enterprises engaged in industry, communications and transport,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livestock breeding, which have a contract life
of 10 years or longer, a two-year tax holiday commencing from the first
profit-making year is granted followed by a 50 percent reduction from the
third to the fifth year, upon application and approval by the special zone
tax authorities.
(2) An enterprise engaged in the service trade, which has overseas
investment exceeding US $ 5 million and a contract life of 10 years or
longer, income tax shall be exempted in the first profit-making year,
followed by a 50 percent reduction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year, upon the
application and the approval by the special zone tax authorities.
2. Reduction or exemption of local income tax for special zone
enterprises shall be decided upon by the people's governments of the
special zones.
3. Overseas business peoples in joint ventures in the special zones
are exempted from enterprise income tax when repatriating profits derived
therefrom.
4. A 10 percent income tax shall be levied on income derived from
dividends, interest, rentals, royalties and other sources in the special
zones by overseas business people who have not set up offices in China,
except the cases in which tax exemption is granted according to the law.
Further incentives as tax reductions or exemptions to the overseas
business people who have provided investment and equipment on favorable
terms or transferred advanced technology shall be decided by the people's
governments of the special zones.
5. CIC tax shall be exempted for importing taxable machines,
equipment, raw materials, spare parts and accessories, means of transport
and other means of production by special zone enterprises for their own
production purposes, before the special zone control border lines are
completed. The import of the means of transport and consumer durable that
are on the state restriction list shall be subject to taxation according
to the tax rules in force. The CIC tax rate for imported various mineral
oils, cigarettes, wines and other daily necessities shall be cut by half.
After the special zone control border lines are completed, CIC tax rate
shall also be cut by half for imported various mineral oils, cigarettes
and wines, while other imported goods shall be free from CIC tax.
Cigarettes, wines, personnel articles and home appliances brought in by
overseas business people within reasonable quantity and for their own use
will also be exempted from CIC tax.
6. Consolidated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tax shall be exempted for
export products made by special zone enterprises, except those on the
state restriction list or those otherwise provided.
7. A 50 percent CIC tax reduction is allowed for production made by
special zone enterprises when sold within the special zones and also for
various mineral oils, cigarettes, wines, etc. With the exemption of a few
products for which the levying of or reduction in the CIC tax shall be
determined by the people's governments of the special zones, all other
products are henceforth exempted from the CIC tax.
8. If special zone enterprises should ship inland their imported goods
or products they produced on which CIC tax was reduced or exempted tax
shall be paid retroactively upon entering the inland areas according to
the tax law. But the CIC tax shall be free on personnel articles brought
in by overseas business people from the special zones to the inland areas,
if they are in reasonable quantities and for their own use.
9. CIC tax shall be levied on income derived from commerce,
communications and transport and service undertakings by the special zone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the tax rate prescribed in the tax rules in
force. The CIC tax rate on incomes from banking and insurance shall be
three percent. The above-mentioned enterprises have need for a reduction
or exemption of the CIC tax for a fixed period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ir operations shall be decided by the people's governments of the
special zones.
10. For joint ventures, cooperative enterprises and wholly
foreign-owned enterprises operating in the Hainan Administrative Zone of
Guangdong Province, the reduction or exemption of enterprise income tax
and CIC tax may be grant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for
the special zones.

I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s of 14 Coastal Port Cities
1. A 15 percent preferential enterprise income tax shall be allowed on
the income derived from production, business or other sources by joint
ventures, cooperative enterprises or wholly foreign-owned enterprise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development zone enterprises") operating in
th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development zones"). But these with a contract life of 10 years or
longer shall, upon application and the approval by the city tax
authorities, enjoy a two-year tax holiday, commencing from the first
profit-making year, followed by a 50 percent reduction from the third to
the fifth year.
2. The reduction and exemption of local income tax for development
zone enterprises shall be decided upon by the city people's governments.
3. Overseas business peoples in an joint venture in the development
zones are exempted from income tax when repatriating profits derived
therefrom.
4. A 10 percent income tax shall be levied on income derived from
dividends, interest, rentals, royalties and other sources in the
development zones by overseas business people who have not set up offices
in China, except in cases in which tax exemption is granted according to
the law. Further reduction or exemption to be given to overseas business
people who have provided investment and equipment on favorable terms or
transferred advanced technology, shall be decided by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the city to which the development zone belongs.
5. CIC tax shall be exempted on the building materials, production
equipment, raw and other materials, spare parts and accessories,
components and elements, means of transport and office supplies imported
by development zone enterprises for their own use. If the products of the
development zone enterprises processed with such tax exempt imported raw
and other materials, spare parts, accessories, components or elements turn
to sell in China, CIC tax shall be paid retroactively for the imported
materials and parts pursuant to tax rules.
6. CIC tax shall be exempted for products made and exported by
development zone enterprises except those on the state export restriction
list. The products sold in China shall be subject to tax as prescribed in
tax rules in force.
7. CIC tax shall be exempted for household articles and private
vehicles brought in by overseas employees or by overseas business people
living in the development zones in reasonable quantity, upon presentation
of the authorized documents issued by the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s of the
development zones concerned.

III. The old city of the 14 Coastal Port Cities and Shantou, Zhuhai, and Xiamen
1. A 15 percent preferential enterprise income tax shall be allowed,
upon the approval by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for joint ventures,
cooperative enterprises and wholly foreign-owned enterprises operating
within the old city limits of the 14 coastal port cities and of Shantou,
Zhuhai, and Xiame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old city enterprises"), if
those old city enterprises are technology or knowledge intensive, or with
overseas investment exceeding US $ 30 million and requiring a long term
recovery, or belong to the fields of energy, communications or port
construction.
A 20 percent tax reduction of income tax rate prescribed in the tax
rules in force, is allowed for old city enterprises in the following
fields of productive operations which are not entitled to tax reduction as
prescribed in the preceding paragraph subject to approval of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1) machine building, electronic industry;
(2) metallurgical, chemical, building material industry;
(3) light industry, textile and packaging industry;
(4) medical apparatu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5) 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aquaculture, and their related processing industries;
(6)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reduction and exemption of enterprise income tax shall be
implemented according to the preferential tax rate mentioned above and
within the prescribed period of time and scope set in the income tax laws
for Chinese-foreign joint ventures and the wholly foreign-owned
enterprises respectively.
2. The reduction and exemption of local income tax for old city
enterprises shall be determined by the city people's governments.
3. A 10 percent income tax shall be granted on income obtained from
dividends, interest, rentals, royalties or other sources in the old
cities by overseas business people who have not set up offices in the
territory of China, except in those cases in which tax exemption is
granted according to the law. Further incentives in tax reduction or
exemption to be given to those overseas business people who have provided
investment and equipment on favorable terms or transferred advanced
technology, shall be decided by the city people's governments.
4. CIC tax shall be exempted for production equipment, office or
business equipment and building materials imported by old city
enterprises, as part of the investment or additional investment of the
enterprises, as well as for vehicles and office supplies imported for
their own use.
5. CIC tax shall be exempted for export products made by the old city
enterprises, except those products that are on the state export
restriction list. Products sold in China shall be taxable according to the
tax rules in force.
6. CIC tax shall be exempted for raw and other materials, spare parts
and accessories, components and elements and packaging materials imported
by old city enterprises for making export products; but those imported for
products to be sold in China shall be taxed according to the tax rules in
force.
7. CIC tax shall be exempted for household articles and private
vehicles brought in by overseas employees working in the old city
enterprises or by overseas business people living in the old cites, upon
presentation of the authorized documents issued by the competent
departments of the city people's governments and on the condition that the
said articles or vehicles are within reasonable quantity.

IV. Date of Enforcement
The provisions on the income tax reduction and exemption in these
regulations shall be implemented from the 1984 tax year, while the
provisions on the reduction and exemption of CIC tax shall be effective on
December 1, 1984.